目录
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70年
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分期、成就与反思(1949—2019) 郑大华;1-13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_历史的回响:五四运动百年凝眸与反思(专题讨论)
蔡元培与五四时期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创建 左玉河;14-21+31
“五四运动总司令”陈独秀的远见与盲区 马勇;21-26+31
当唯科学主义笼罩一切——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观念再阐释 刘大胜;26-31哲学天地
资本帝国的生命政治存在论——奈格里、哈特的《帝国》解读 张一兵;32-40
儒家仁观念的思想内涵、超越路径及其批判反思 李祥俊;41-49
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和谐的多维建构 肖峰;胡小玉;50-56
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当代反思——评王南湜与吴晓明的“康德——黑格尔之争” 张琳;57-62史学纵横
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与近代史学新领域的拓展 邹振环;63-72
明清府县正佐官地位之变化 柏桦;73-82
1930年代统制经济思潮中的苏联计划经济形象 阎书钦;83-95文学评论
改革开放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四十年 张丽军;96-104
论先秦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“原型”形态 杨景龙;105-111
隋代文人的“江南认同”及其文学史意义 葛永海;沈灵超;112-118
现代建筑理论中的电影思维 陈涛;119-126经济学观察_流迁与融合:中国农民工的贡献和发展(专题讨论)
农民工大潮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——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的贡献与未来的发展 张晓山;127-135+148
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发展及新特点、新挑战 刘长全;李文;136-139+148
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变与未来展望 龚晶;赵姜;139-143+148
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合问题、制度障碍及对策研究 曲颂;143-148经济学观察
城市“三生空间”特征、逻辑关系与优化策略 鲁达非;江曼琦;149-159社会学透视
再议社会研究领域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关系 谢立中;160-170
思想谱系中的家庭及其左右分野——兼论家庭研究的本土化焦虑 吴小英;171-179
城市公共空间的“共享价值”与“社会创新”——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启示 胡小武;180-186
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“公共性拆解”风险——以新公共管理为解释框架 陈伟;黄洪;187-194文化交流与传播
从《史记》的对外传播看文化自觉的多维表征 王传英;田国立;195-200
文化交流中的异变:清朝苏努家族案的欧洲之旅 郑朝红;201-206学人论坛
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华侨的婚姻关系——以民国广东新会司法档案为中心 王长青;207-213
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与管制性征收 郭晖;214-220
翻译精神主体性的彰显与缺失——对周作人古希腊作品译介的再思考 孙黎;221-226
《“一带一路”与西亚北非》 227